v6.07.07.43 安卓版
v2.25.27.92 安卓版
v5.53.26.24 安卓版
v6.94.70.14 安卓版
v8.19.29.92 安卓版
v0.37.02.48 安卓版
v6.61.45.12 安卓版
v6.16.93.82 安卓版
v0.48.58.40 安卓版
v3.10.33.89 安卓版
v3.83.93.53 安卓版
v1.12.85.43 安卓版
v6.90.60.85 安卓版
v3.02.90.27 安卓版
v2.78.97.03 安卓版
v8.55.38.39 安卓版
v3.58.53.60 安卓版
v9.35.63.87 安卓版
v6.82.30.65 安卓版
v3.64.17.21 安卓版
v1.70.75.55 安卓版
v8.21.87.09 安卓版
v3.36.78.20 安卓版
v3.54.74.56 安卓版
分类:单机 / 冒险解谜 | 大小:3.4MB | 授权:免费游戏 |
语言:中文 | 更新:2025-08-27 13:19 | 等级: |
平台:Android | 厂商: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股份有限公司 | 官网:暂无 |
权限:
查看
允许程序访问网络. |
备案:湘ICP备2023018554号-3A | |
标签: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最新版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中文版 |
⚾2025-08-27 18:46 「百科/秒懂百科」【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4:28 「百科/秒懂百科」【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6:03 「百科/秒懂百科」【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4:57 「百科/秒懂百科」【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8:31 「百科/秒懂百科」【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1. 🐪「科普」🏄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0.17.35.48(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 🤸「科普盘点」🐱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1.76.07.56(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3. 🍂「分享下」🚴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9.65.29.92(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4. 🏹「强烈推荐」🤼♀️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8.01.35.13(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5. 🐪「重大通报」🏌️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9.34.91.65(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6. 🐢「返利不限」🌳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4.37.90.40(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7. 🏐「欢迎来到」🏀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6.21.69.26(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8. 🌸「娱乐首选」🦆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1.89.29.41(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9. ⛳「免费试玩」🤾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6.38.97.68(安全平台)登录入口🍁《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①通过浏览器下载
打开“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手机浏览器(例如百度浏览器)。在搜索框中输入您想要下载的应用的全名,点击下载链接【m.gwdxa.com】网址,下载完成后点击“允许安装”。
②使用自带的软件商店
打开“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的手机自带的“软件商店”(也叫应用商店)。在推荐中选择您想要下载的软件,或者使用搜索功能找到您需要的应用。点击“安装”即 可开始下载和安装。
③使用下载资源
有时您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取已经下载好的应用资源。使用类似百度网盘的工具下载资源。下载完成后,进行安全扫描以确保没有携带不 安全病毒,然后点击安装。
🦛🤽🏇第一步:🏀访问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网站或可靠的软件下载平台:访问(http://m.gwdxa.com/)确保您从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软件下载网站获取软件,这可以避免下载到恶意软件。
🏌️🚴🐌第二步:💐选择软件版本:根据您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Linux)选择合适的软件版本。有时候还需要根据系统的位数(32位或64位)来选择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第三步:🐼 下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软件:点击下载链接或按钮开始下载。根据您的浏览器设置,可能会询问您保存位置。
⛳🐳🏐第四步:💐检查并安装软件: 在安装前,您可以使用 杀毒软件对下载的文件进行扫描,确保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软件安全无恶意代码。 双击下载的安装文件开始安装过程。根据提示完成安装步骤,这可能包括接受许可协议、选择安装位置、配置安装选项等。
🌰🦘🏂第五步:🦘启动软件:安装完成后,通常会在桌面或开始菜单创建软件快捷方式,点击即可启动使用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软件。
🎋🏋️🐮第六步:🏈更新和激活(如果需要): 第一次启动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软件时,可能需要联网激活或注册。 检查是否有可用的软件更新,以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版本,这有助于修复已知的错误和提高软件性能。
特别说明: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软件园提供的安装包中含有安卓模拟器和软件APK文件,电脑版需要先安装模拟器,然后再安装APK文件。
🎢第一步:选择/拖拽文件至软件中点击“🥉添加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按钮从电脑文件夹选择文件《🐢🧸m.gwdxa.com》,或者直接拖拽文件到软件界面。
🥀第二步:选择需要转换的文件格式 打开软件界面选择你需要的功能,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支持,PDF互转Word,PDF互转Excel,PDF互转PPT,PDF转图片等。
🍃第三步:点击【开始转换】按钮点击“开始转换”按钮, 开始文件格式转换。等待转换成功后,即可打开文件。三步操作,顺利完成文件格式的转换。
进入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教程
1.打开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进入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前加载界面。
2.打开修改器
3.狂按ctrl+f1,当听到系统“滴”的一声。
4.点击进入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打开选关界面。
5.关闭修改器(不然容易闪退)
以上就是没有记录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2025-08-27 16:50 🍏MBAChina🐮【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14519】🤾🏑🍓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9:29 🤼♀️欢迎来到🎾【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09159】🌴🦨🎾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21:57 🦊HOT🐸【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86881】🤼⛷️🦐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6:46 🦎娱乐首选🍊【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78196】🍐🦧🐮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025-08-27 19:44 👾返利不限🏏?【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57389】🏂🥇🍊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ωειcοmε🌴【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系统类型: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下载次数999】🐜🎴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2024更新带血契。
> 厂商新闻《没病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特朗普继续对日本施压:日本需要开放市场 时间:2025-08-27 22:32
作者 | 译蔚
来源 | 最人物
因为不断地怀疑自己“生病了”,晓文在两年时间里,瘦了40斤。
这两年多时间,她不断往返于医院,穿梭在各个科室里,在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显示没有问题后,她依旧不相信自己“没有病”。
经过系列检查,晓文在医院被确诊了疑病症,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经常诉说某些不适,反复就医,经多种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疾病。
事实上,疑病症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过去,这种病症主要在对健康过度焦虑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疑病症的困扰。
这是一个让人感觉“孤独”的疾病。它不被看见,也不被理解。
而疾病背后的原因,或许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
和我聊天时,是周末的上午10点,晓文告诉我,她从昨晚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原因是她最近出了皮疹,皮肤上的小红点让她莫名揪心,她不知道这是普通的色素沉着,还是让她惊恐的,可能预示着“什么不好”的痣。焦虑像往常一样,开始蔓延,让她寝食难安。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晓文整整七天没有踏进办公室。她向公司请了假,原因并非工作压力,而是疑病症带来的焦虑,让她整个人都喘不过气。
可家也并不是避难所。独自一人时,她反而更频繁地站到镜前,一寸一寸检视自己的皮肤。假期的后半段,她因为突发水痘,反而多数时间都待在医院。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诊室和走廊竟莫名让她感到些许安心——在那里,恐慌是可以被即时回应和处理的。
事情要从她看了皮肤癌的科普帐号开始。几个月前,小文不小心点开医学科普账号,一篇皮肤癌的科普文章出现在首页,她点进去,里面写道,“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事情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她视线所及的一行行字,她脑袋里的雷达也被一一击中了。
“我的大脑一直对我发出警告,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身上所有的痣成了众矢之的。
事实上,上个月,晓文已经去了几趟医院,分别检查了手臂、腰部、大腿上的痣,这些痣都是她一一发现的,直到把所有的痣检查完,她终于放松了。
但一个月后,她对检查结果产生了怀疑,一些无法控制的想法产生了:“医生是不是漏检了?”,她又返回医院,重新做了检查。
医院无法完全消解恐慌,小文转而向AI求助,“痣旁边有一点痒,会不会有癌变”的可能。
随着夏天来临,她不得不穿上防晒外套,避免自己的皮肤裸露出来。否则她目之所及的皮肤任何一点瑕疵便会让她停下手中的事,转而研究自己的皮肤。
晓文的疑病症始于2020年,疫情肆虐,对死亡的庞大恐惧让她开始密切关注身体的每一处细微变化,任何一点异常都足以让她警觉,并立刻寻求医生的确认。
晓文的挂号记录
不过那时,症状尚不严重,她也还能勉强维持生活的秩序。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2年——她患上了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的“灼口综合征”,舌头、牙龈和口腔内壁持续出现灼烧般的疼痛。
那段时间,她成了口腔科的常客,反复就诊,直到医生一次次给出“没有问题”的诊断和宽慰,她悬着的心才暂时放下。
但事情并未就此终了,从此开始,她踏上了寻医之旅。身体的每一处微小变化,都能让她的心情极具起伏,继而转化为冲向医院的实际行动。
体重变轻了,她怀疑自己患上了肠胃癌,便到肠胃科检查。
有段时间,她头疼了整整两周。从清晨醒来到深夜入睡无休无止。她到医院脑科做了核磁共振,继而去看了骨科、神经骨科、疼痛科,所有的检查都显示没有问题。
最后,一位神经外科的医生在排除了所有器质性病变后,委婉地建议她:“或许你可以去心理科看一下,我怀疑你的症状属于躯体化表现。”
晓文自己粗略算了算,仅仅是去年一年,她平均每个月至少就要进出医院两次。
她在外贸公司做翻译,这份疑病症也让她的工作产生了小小的波动,她的思绪经常被身体吸引住,久而久之,办公室也成了“恐惧发生的地方”,也让她焦虑不安。她开始犯一些以前绝不会出的错:填写的文件漏了关键的字词,领导刚交代的任务转身就忘。
她丰沛的情绪也被疑病症蚕食殆尽。同事们口中悲伤、兴奋、喜悦的事,再也难以引起她的共鸣,她被困在了自己身体的迷宫里,再也无力回应外面的世界。
她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她的身体也因为疑病症,从128 斤,瘦到 88 斤。
《黎明的一切》截图
菲菲的生活也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菲菲今年28岁,她从高二开始疑病,最初的表现是总在深夜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悸惊醒,坚信自己下一秒就要猝死。她反复去医院做心电图,每一次结果都显示正常。
后来,她开始害怕自己患上那些治愈希望渺茫、预后极差,或是会让人在漫长折磨中逐渐走向死亡的疾病——癌症、渐冻症、狂犬病。
她陷入了一种“对照症状、匹配绝症”的强迫性循环。身体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立刻被她捕捉、放大,然后与最可怕的疾病联系起来。上几天,菲菲又到医院测了碳13,幽门感染,但程度不高,她稍微安了点心。
晓文和菲菲的经历并非个例,她们所承受的,是无数疑病症患者共有的困境。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谈到,疑病症即疑病障碍,属于躯体化障碍谱系疾病。疑病障碍患者总担心自己身体出问题,将微小的症状灾难化,控制不住地过度紧张担忧,继发反复就医、频繁检索病症信息等“安全行为”,但这并不能真正缓解其恐惧和焦虑。
症状最初出现时,是晓文的外婆和妈妈相继去世之后。
接连失去至亲的巨大悲伤,让她陷入长久的忧郁,后来在心理科被确诊患有强迫症、抑郁症和轻微的焦虑症。当她将诊断结果告诉父亲时,却并未得到理解,父亲只是对她说:“别想太多了。”
那时,连她自己也在怀疑,是不是真的只是“想多了”。于是,她试着把那些难以名状的不适悄悄压在心底,假装它们并不存在。
然而,被压抑的情绪从未真正离开。几年后,它以更凶猛的方式卷土重来,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到了她无法独自承受的地步。
晓文说,即便六年过去了,她身边最亲近的朋友依然难以真正理解她。“你想多了,放松一点”、“这其实不是什么病”依旧是她听到的最多的话。
唯一给予她支持的,是她的表姐。在得知她的情况后,表姐开始搜集疑病症相关的资料。一方面,表姐是一位骨科医生,二来她和母亲的关系亲密,这其中有一份职业习惯带来的敏锐,也有一份源自亲情的疼惜与共情。
《我的姐姐》截屏
这正是疑病症特殊和残酷的一面,不像骨折、受外伤,痛苦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合理”依据。
当患者和别人倾诉自己正疯狂地奔走于各家医院,即便所有检查结果正常,仍被无法驱散的恐惧吞噬时,大多数人并不理解。
外界总是给疑病患者贴上“庸人自扰”的标签,却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恐慌。
和多位受疑病症困扰的患者聊过,发现他们都背负着一种共通的、难以被理解的孤独。
40岁的郭森,确诊疑病症是2023年。他称那一年是“最昏暗的时光”。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他在一天早晨集中看了四个科室的医生。在之前的体检里,他检查出肾上腺增生,于是挂了内分泌科。因为肠胃不适,预约了肠胃镜检查,因为脊柱僵硬,挂了骨科。最后一个是骨科,原因是他检查出了甲状腺囊肿,良性的,但他仍旧为此担心,必须要二次确认。
他记得做肠胃镜前,他觉得自己一定得了胃癌或是肠癌。毕竟一系列症状都符合特征。他的大便不成形,放屁数量增多,而他查看的科普账号也告诉他,这是肠癌的前兆。检查当天,他感觉浑身动弹不得。还是妻子搀扶他走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是正常的。
但他的疑病之旅也就此开始。频繁的焦虑,就诊,再焦虑,再就诊,让他身心俱疲。他变得心不在焉,他的儿子5岁了,正是爱玩的年纪,他缠着爸爸讲话,疯闹,但郭森毫无招架之力。
郭森在各个医院的挂号记录
这种疲惫并非寻常的劳累,也不是靠倾诉就能缓解。最令人无力的是,每当试图解释,周围人那句“想开点就好了”的安慰,反而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得他更加焦躁。
“没有人能理解的时候最孤独。”他说。哪怕是身边最亲近的人——母亲和妻子,听完他的诉说,也常觉得“不是什么大事”,甚至暗暗疑惑:“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更让他难受的是交流中的错位感。"朋友总会说'你怎么会这么想',试图把我拉回正常人的思维轨道。可我需要的是有人能站在我的焦虑里说'我懂',而不是硬把他拽到阳光下去。"
渐渐地,他学会了沉默,把所有的惶恐都咽回肚子里。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指出,疑病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情绪障碍、人格特点、医源性诱因、躯体疾病均容易促发本病。
当病因不明时,患者在痛苦中往往会想:“为什么是我?”他们会到处寻找原因,回溯自己的经历,试图找出是什么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现在的境地。
对晓文来说,焦虑的尽头不是对死亡的惧怕。而是对患病这件事的恐惧。
几年前,外婆生病时,晓文几乎全程陪护,在医院里,她见到了很多人在经历了各种病痛折磨后,最终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照护的家人也身心俱疲。
外婆去世后,像是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让人的生活无法自理,失去自我的疾病,也成了晓文疑病的重点。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截图
对这些疾病恐惧背后,是怕疾病拖累家人的担忧。在医院,她见过很多家人在经历了照护之后,关系变得越来越差。这激发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被抛弃。
晓文从小心思细腻,对他人的情绪、言语比较敏感。小时候,家人随口说一句,她是捡来的,她便信以为真。
虽然父母从未直接说过重话,但亲戚们总爱半开玩笑地吓唬她:"再这么不听话,小心你爸妈不要你了。"
作为广东人,她比谁都清楚重男轻女的风气有多普遍。耳边总回荡着"快让你妈生个儿子"的催促,眼前更目睹了太多活生生的例子:表姐被迫辍学,供弟弟读书,隔壁班女生突然消失去打工养家......这些画面像一根根刺,扎在她心里。
那些看似玩笑的话语,在她听来都像是一记记警钟——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成为那个被抛弃的女儿。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于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成了她生存的信条。能扛的事绝不声张,哪怕早已超出承受的极限。她害怕成为负担,害怕被厌弃,所以宁可咬牙硬撑,也不愿开口求助。
那次被误诊为慢性肾炎时,她一个人跑医院、做检查,整夜整夜地失眠。医生的话在脑海里盘旋:"这病治不好,只会越来越严重。"可她不敢告诉家人,怕看到他们皱眉的神情,怕成为那个打破平静的"麻烦"。
可这份小心翼翼的维系,本身就像捧着一盏易碎的琉璃灯。
晓文的疑病,是被“别成为累赘”的恐惧一点点喂大的;而菲菲的疑病,则在另一口锅里熬煮——那里翻滚着来不及宣泄的愤怒、来不及掌控的濒死体验,以及来不及参与的亲人离别。
在持续的焦虑后,在一天凌晨4点后,菲菲实在沉撑不住,和AI聊了一会儿,脑子里想到什么发什么,在聊天的过程中,菲菲突然意识到,有两件事或许使她的死亡观念发生了变化:一是爷爷的去世;二是休克体验。
菲菲永远记得,爷爷去世前的样子。骨瘦如柴,身上插满了针管,他痛苦地想把维持他生命体征的针管拔掉,但无能为力。之后,菲菲因为学业繁忙,回到学校。
《我们一起摇太阳》截图
几个月后,在一次和家人的交谈中,菲菲偶然得知,从小带自己长大的姥爷已经去世了。家人觉得回老家太远了,耽误时间,没让她回去。
小时候,菲菲看过一个绘本,讲的是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里面提到,最重要的是要和亲人有一个正式的告别。但现在,她失去了这个仪式。
还有那次休克,家人在菲菲醒来后拖了好几个小时才把她送到医院,期间,她不停抽搐干呕,家人就是不肯开车带她去急诊。
菲菲一直忘不了休克前黑暗慢慢包围视觉的画面,温暖、柔和、极端恐怖,知道自己要晕倒了,控制不了身体。感觉下一秒就睁开了眼,家人却告诉她已经过了十分钟。
自那之后,菲菲就觉得,死后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只有纯粹的虚无,也就是用手肘看世界时所看到的东西。她没办法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东西,再也无法从神佛处找到安慰。
菲菲不停地想,如果那天是更严重的情况,自己是不是已经死在休克的十分钟内了。“为什么我都休克了还不叫救护车?”菲菲想。
话说回来,和AI聊到这些事,它说“失望是正常的”,AI问她“你还有别的情绪吗?”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截图
一个词突然蹦到菲菲脑子里,想也没想就打了出去。
原来是“愤怒”,说出去后,菲菲的身体隐隐约约的疼痛突然就消失了一会儿。菲菲才清晰地感知到,有一部分她是愤怒着的,怒火从来都没有停歇过。
当她和AI聊天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愤怒的那一刻,她内心觉得,解脱了。
她回想起过去,当别人大声责骂她时,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发不出声音,甚至隐隐作痛。愤怒明明就在那里,却无法释放,像躲在门后的影子。你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看不清它的样子。直到你叫出它的名字,它才会推开门,真正走出来。
在青春期过后,菲菲便不太会表达愤怒了。
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她从湖南老家转学到广州后,被同学排挤、嘲笑。她曾为此看过心理咨询,可后来因为费用问题,不得不中断。
另一方面,在她的家庭,不是一个能坦诚表达情绪的环境。她记得有一次,天气很冷,她不愿意脱毛衣洗脸,因为厕所的窗户敞着,寒风直往里灌。她想着,反正待会儿也只是洗几个地方,何必脱掉上衣?可母亲看见了,立刻发火,两人越吵越凶。
吵到最后,菲菲终于爆发了。可母亲并没有停下,反而冷冷地说:“养你还不如养一头猪。”父亲猛地推了母亲一把,把她推倒在地。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从那以后,菲菲学会了沉默。“表达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关系更糟。”她这样告诉自己。
直到今天,当AI帮她辨认出那种堵在胸口的感觉就是愤怒时,她才终于明白——原来它一直都在,只是从未被真正看见。
《人生大事》截图
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提出的“哀伤五阶段”理论中,愤怒被列为第二个阶段。当人们经历亲人离世的打击后,往往会从最初的否认阶段逐渐过渡到愤怒阶段。这一阶段的愤怒可能表现为对命运的不满、对逝者的离去感到不甘,或对周围环境、他人的抱怨等。
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明确写道:“神经性焦虑本质上是从被压抑的敌意冲动中产生的。”
霍妮认为,当个体因弱小或依赖而无法对外表达愤怒(如对父母的敌意),这种敌意会被压抑,转而向内攻击自我,最终转化为泛化的基本焦虑。
而沈阳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医生李婷在接受《人物》采访时也谈到,很多时候,疑病症的促发因素正是焦虑,因为当下的个体充斥着负性认知,看待问题跟平时不一样。除此之外,这和人的性格也有关系,疑病症患者往往暗示性比较强,过分关注自我。
“那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晓文想。不过是想百分百确定自己没事,想把身体的一切细微变化牢牢握在掌心。
晓文清楚,这大概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于是,总会下意识寻求一种确定性,仿佛只要确认自己是安全的、无恙的,就能暂时从焦虑中挣脱出来。
但她渐渐明白,这种对“确定”的执着,本身就是一种陷阱——越屈服于大脑这种“快给我答案”的催促,它就越变本加厉,不断指挥我们重复检查、搜索、求证的行为,就像被无形的手推着,陷入越挣扎越困顿的循环。
就像咨询师告诉她的:我们已经不自觉地把所有的注意力,像聚光灯一样死死打在自己身上。过度关注,反而让一切感受放大、失真,最后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郭森也回想自己看过的帖子、查过的信息。他意识到,像他这样容易焦虑、总担心身体出问题的人,骨子里不过是在拼命寻找一种“确定感”——一种自己能完全健康、永不生病的保证。
但他后来才明白,这种确定感,从一开始就注定找不到。哪怕上帝亲自来到面前,也无法向他承诺“你这一生绝对不会生病”。
然而,将患者困住的,不仅仅是内心的陷阱,还有外界无形的高墙。
对“确定感”的寻求是一个共同的困境,但通往解脱的道路上却布满了来自社会和自我的阻碍。
《女心理咨询师》截图
今年4月,晓文在情绪崩溃后,把自己的情况发到了社交媒体上。随后,陆续有人私信小文自己家人的情况,私信小文的大多是三十多岁的女性,她们的妈妈患上了疑病症,“不停地去医院就诊,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晓文建议他们带家人到精神科就诊,但家人通常拒绝这个提议。在长辈的认知里,“精神科”等同于“精神病”,那是一道她们难以跨入的门槛。
郭森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疑病过程,很多人给他发私信求助,他察觉到,不少人甚至迟迟不敢走进医院做检查——就像曾经最严重时的他自己一样,被无形的恐惧拦在诊室门外,只能日复一日陷在“万一真的病了”和“万一只是我想多了”的剧烈内耗中,直至心力交瘁。
他发现,许多人的困境存在某种共性:大家往往是从短视频、公众号上接触到大量零碎且耸动的健康信息。这些未经消化、脱离语境的内容,像一把把生锈的钥匙,轻易撬动了焦虑的锁,却根本打不开真相的门,只让人一次次跌入自我恐吓与对号入座的循环。
这种病耻感和错误信息的泛滥,阻碍着求助的脚步。有时候,晓文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疑病症的困扰。但在今年4月,想要自杀后,晓文终于开始做心理咨询和吃药。到现在为止,她已经做了6周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开始尝试正念和暴露训练。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截图
在几次成功的暴露训练后,晓文逐渐变得放松。但暴露训练并不容易,她要求咨询人把检查行为放在某天的某一个时间段里,在这个时间段完成所有检查,其他时间,则拒绝大脑发出的指令。
在这之前,晓文尝试过很多方法。试过追星,强迫自己把全部注意力都投注到遥远的偶像身上——但事实上,她对他们压根不感兴趣。她只是想借一个外在的焦点,强行把对自身的关注转移出去。结果,她失败了。
她也学过新东西,摄影、画画……某种程度上,这些事确实能暂时转移她的注意力。可时间一长,当她渐渐习惯这些活动时,那种熟悉的念头又会毫无征兆地跳出来:“我皮肤上是不是有个异常?”——没有触发点,没有预兆,就像自动弹出的错误窗口,瞬间劫持她所有思绪。
于是她立刻放下画笔、合上电脑,中断拍摄,一切戛然而止。
她把公司的电脑壁纸换成两个大字:“专注”,试图用视觉提醒把自己拉回当下。她对自己说:就当作一次暴露训练,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处理好这份文件、回复完这封邮件,我才可以去检查。现在不能动。
这种方式偶尔有用,但更像是一场心理拉锯。她发现,当她和朋友一起去户外、融入人群与自然,注意力被更大世界分担的时候,想得就少了。可一旦回到独居的屋子,只剩下自己,寂静和孤独就像一面放大镜,把身体上每一个微小的感受,照得清晰无比、难以忽略。
疑病症没有消失,它像一条暗河,偶尔翻涌。但河两岸开始长出植物:正念练习、暴露训练、同伴声音、专业药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新的堤岸。
这条路上没有大结局——只有一群逐渐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的人。
正一寸一寸,把世界重新接回自己手中。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截图
点击「最人物」阅读原文
一、修复bug,修改自动播放;优化产品用户体验。
二、 1.修复已知Bug。2.新服务。
三、修复已知bug;优化用户体验
四、1,交互全面优化,用户操作更加便捷高效;2,主题色更新,界面风格更加协调;3,增加卡片类个人数据
五、-千万商品随意挑选,大图展现商品细节-订单和物流查询实时同步-支持团购和名品特卖,更有手机专享等你抢-支付宝和银联多种支付方式,轻松下单,快捷支付-新浪微博,支付宝,QQ登录,不用注册也能购物-支持商品收藏,随时查询喜爱的商品和历史购物清单。
六、1.bug修复,提升用户体验;2.优化加载,体验更流程;3.提升安卓系统兼容性
七、1、修复部分机型bug;2、提高游戏流畅度;
厂商其他下载
安卓应用 安卓手游 苹果应用 苹果手游 电脑 更多+
相关版本
查看所有 0条评论>网友评论
反馈原因
其他原因